暫且不談什么是哲學,就此書本身而言,作為一本復(fù)調(diào)式(指作品中人物擁有自己的思考和立場,甚至作者也只是其中的參與者,由眾多的獨立部分組成的寫作方式)的元小說(作者強調(diào)作品的虛構(gòu)性,告訴讀者自己以何種方式進行虛構(gòu)的小說形式),作者喬斯坦·賈德竭力把哲學基調(diào)深深的植根于全書,而行文卻無絲毫無聊生硬之處。文中將書信、獨白、對話等形式綜合運用,將虛構(gòu)的主人公寫的一本給自己女兒的小說中的虛構(gòu)人物作為主角,而且這個人物知道自己的身份,還要竭力從“作者”的想象中脫逃,不禁令人稱奇。雖然這種寫作方法并非喬斯坦首創(chuàng),但無疑他的運用是成功的,他讓哲學這個在普通人心中不甚明了,乃至于誤解重重的概念以一種親和的方式靠近讀者,并如同偵探小說一般吸引讀者們跟隨艾伯特的講解,從神話時代一路走來,見證諸位哲學大家對人的存在,對自然,對神性的理解,對意識,對歷史,對發(fā)展的思考論證。同時,自己也在“兔子毛皮的頂端”作出屬于自己的思忖,而當讀者們看到了整個故事的末尾,思緒像席格的小船一般解開纜繩,飄蕩遠去時候,無疑獲得了整個劇情完結(jié)和哲學史完結(jié)的雙重滿足。如果要上綱上線的用教育學的理解來說,這應(yīng)該是典型的“寓教于樂”。不愧于喬斯坦的多年教師經(jīng)驗。至于此書的行文,人物生動真實,形象豐滿;語言精粹凝練,邏輯嚴謹,不落俗套;旁征博引,更迭有序,宛若行云流水,使這本書達到了內(nèi)容和載體的無限和諧。此類褒獎之詞,不勝枚舉,就不再細細列出了。
“虛擬主角”蘇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十四歲少女,父親是一名油輪船長,常年漂泊在外,母親有一份平常的工作,家里有很多寵物,算不得富有,卻也不貧窮。每天一早蘇菲會吃完媽媽準備的早點,和伙伴喬安在超市碰頭,一起去學校。這就是平平淡淡的少女生活,加上身處一個小鎮(zhèn),日子顯得單調(diào)而平靜。
提起“哲學”,很多人最大的感觸,尤其之于大部分中國人,可能會想到馬克思,會想到歷來革命家的種種言論,想到建設(shè)、戰(zhàn)爭。這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而更普遍的印象莫過于哲學是一種高不可測的學問,是戴著黑色眼鏡,身著考究服飾的象牙塔學者們高談闊論的東西,大家多抱著不置可否,曖昧不清的態(tài)度去看待,也有很多人視之為不切實際的學問,似乎哲學就是星學、占卜術(shù)之流的抽象總結(jié)的學說,叫嚷著不崇尚科學,去鉆研哲學的行為是愚蠢的人也存在。當然,熱愛哲學,乃至于為其奉獻自己的時間、思考乃至生命的人,也在這個世界或多或少的留下了自己的蹤跡,而哲學本身給予這個世界的,不著痕跡,又深入骨髓。
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不光可以看到作者的哲學思辨,還可以看到作者熱愛生活,細致入微的細膩情感,同時,有關(guān)聯(lián)合國,電腦編程等當時正流行的概念,也被作者收入書中,成就了它的時代性,從而使得本書更加貼近生活實際。作為一本以哲學為內(nèi)涵和主線的書,我們還需要談及書中涉及的哲學內(nèi)容。
誠然,我們每個人現(xiàn)在的生活可能不盡如人意,我們可能為了生計疲于奔命,可能并沒有時間去系統(tǒng)性的思考這份“愛智之學”。但每個人必然有其世界觀,必然有其靈性的,對于物質(zhì)意識存在的認知經(jīng)驗及思考,尤其“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一對哲學思考的叩門磚,我們每個人,起碼在孩提時期,都或多或少的仰望星空,俯瞰大地,在內(nèi)心向自己發(fā)出這份追根溯源的疑問。所以哲學的名字我們并不熟識,但其音容樣貌,其實我們早已知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