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風電并網裝機構成中,裝機超過5年的風機已占至五成,風電后市場近幾年呈現放量式增長,但與此同時,老舊風場運維專業(yè)度高、技術領域跨度大、生命周期長,運維服務質量直接決定著投資收益的高低。
在內蒙古某風場,100臺2.0兆瓦風機服役約6-8年,均超出質保期,風場面臨運行風機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管理效率低下、運維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客戶亟需尋求最優(yōu)更新及技改擴容方案,以期解決老舊風場的疑難雜癥,降低運營成本,重煥新生。而在這些“疑難雜癥”中首當其沖的就屬潤滑系統——運營管理的“老大難”。
管理效率成“掣肘”品牌混用待“瘦身”
目前大多數風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因建設周期不同,多個潤滑系統品牌常常同時使用,由此帶來的痛點不容小覷。
運維管理復雜,潤滑系統名存實亡
不同潤滑系統品牌運行與維護邏輯判若鴻溝,運維人員所需培訓時間延長、數據錄入繁瑣、他們不得不被迫退回至人工點檢、手動注油的傳統方式。
風場備件數量大幅增加,運營成本提升
在采用3個潤滑系統品牌的情況下,需要準備750個種類的配件,大大增加了風場的運維成本。
故障排查困難重重,發(fā)電量損失增加
因混用不同品牌零配件導致的故障層出不窮,為排查停機故障,運維人員需根據多個品牌的工作原理排查故障點,物料多、耗時長。
因此多個潤滑品牌混用,極易使運維成本升高、管理效率下降、失效故障停機損失增多,業(yè)主的利益不斷受到損害。
量體裁衣本土化定制“最優(yōu)解”
環(huán)顧中國市場,風場運營的特點不同、機組運行狀態(tài)不同,對潤滑系統的配置需求也大相徑庭,統一潤滑系統品牌就變得十分困難。
斯凱孚精準把脈客戶潤滑系統技改過程中的不同痛點,通過不斷提升本地化運營能力,在拓展性和適配性上尋求突破,量體裁衣將不同客戶的運維痛點逐一擊破。
在上述內蒙古風場項目中,現有的風機對潤滑系統接口和信號傳輸的需求不一,這對潤滑系統提出了較高的適配性要求,影響了風場運維中控界面的設置和部署。
針對這一問題,斯凱孚與斯家伙伴崇德一起突破創(chuàng)新,以專利技術調整低液位信號的傳輸方式,在無需更改客戶系統設置的條件下,便實現了信號傳輸的無感切換,可與風場運維的主機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對一線的運維管理人員來說,再也無需登錄三個界面分別進行操作,一個界面輕松管理所有的潤滑問題。
為解決不同機組油箱容積適配性問題,斯凱孚還加大了本地化研發(fā)與生產力度,通過優(yōu)化本地化供應鏈,大大提升客戶響應速度。期間僅用2-3個月的時間,便在2L、4L、8L油箱產品的基礎上,為客戶定制了6L、10L的斯凱孚B104電動油脂泵,使業(yè)主的配置需求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滿足,切實解決不同機型潤滑系統的統一問題。
以終為始后市場服務加碼
我國大型風力發(fā)電機的塔筒高度、葉輪長度普遍在幾十米,高空作業(yè)、空間狹小、風塔晃動等對潤滑系統技改服務提出很高的挑戰(zhàn),斯凱孚圍繞老舊風場的運營痛點,提供多重運維管理服務,可大幅降低風機停機時間,提高風場發(fā)電量,增加客戶收益。
專業(yè)且高效的塔上作業(yè)
斯凱孚利用工廠預組裝、油脂的預填、油管和分配器提前注油和安裝等,在服務內蒙古風場中,2位工程師僅耗時8小時內便完成塔上拆舊、安裝和調試等工作,在避免油脂浪費的同時,還可大幅縮短風機停機時間,最大程度減少發(fā)電量的損失。
高標準的服務質量體系
斯凱孚憑借在潤滑管理和風電行業(yè)的數十年經驗,編寫并建立了相關領域的標準、流程以及服務質量體系,極大地提高了現場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通過推薦客戶選擇合適的潤滑油脂,精確定義油脂的加注量,幫助客戶進行潤滑管理的總體提升。
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
無論是地處偏遠地區(qū)的陸上風電,還是施工條件惡劣的海上風電,斯凱孚均可提供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24小時內響應客戶需求,專業(yè)服務“隨時到家”。
斯凱孚將繼續(xù)以專業(yè)技術、可信賴的運維服務能力為風機傳動鏈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運維服務,為風場資產持有者的持續(xù)盈利“保駕護航”。
來源:斯凱孚中國SK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