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廢料出現(xiàn)泄漏、存儲筒倉老化破裂、網絡防御存在重大隱患、年度安全檢查缺失……歐洲最大核廢料存儲設施——英國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遮羞布”終于被揭掉了。
在8月8日于英國倫敦舉行的量刑聽證會上,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Sellafield)運營商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承認,網絡系統(tǒng)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然而,這只是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運營風險的“冰山一角”。放射性核廢料出現(xiàn)泄漏、存儲筒倉老化破裂、網絡防御存在重大隱患、年度安全檢查缺失……歐洲最大核廢料存儲設施——英國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遮羞布”終于被揭掉了。
系統(tǒng)漏洞恐會導致敏感信息泄露
今年6月,英國核監(jiān)管辦公室根據《2003年核工業(yè)安全條例》對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提起訴訟,指責其涉嫌信息技術安全違法行為。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英國核監(jiān)管辦公室指出,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多年來一直存在網絡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任何運營差錯都將帶來災難性影響。
2019—2023年間,英國核監(jiān)管辦公室對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網絡安全管理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3/4的服務器極易受到攻擊。而且,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可以直接進入電腦并將外部驅動器插入系統(tǒng)。這意味著,任何“相當熟練的黑客或惡意內部人士”都可能利用這些弱點,安裝網絡釣魚軟件,且不會引起任何警報。
這些漏洞不僅會泄露有關核能方面的敏感信息,還給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帶來重大安全隱患。此外,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沒有按照監(jiān)管機構批準的安全計劃,對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進行年度網絡系統(tǒng)健康檢查,大部分系統(tǒng)早已過時。
針對英國核監(jiān)管辦公室的指控,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于8月8日舉行量刑聽證會,指出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網絡系統(tǒng)存在重大漏洞,盡管監(jiān)管機構多次干預,但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始終未能給予足夠重視。
對此,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承認指控并表示認罪。該公司發(fā)言人表示,公司于2022年底進行獨立測試,隨后發(fā)現(xiàn)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存在“黑客入侵”的漏洞。
核廢料大規(guī)模泄漏風險不斷擴大
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是歐洲最大核廢料存儲設施,位于英格蘭西北部坎布里亞郡,占地6平方公里,有1000多座核設施,由英國核退役管理局旗下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負責清理、維護和運營,員工多達1.1萬人。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擁有全球最大钚儲存量,钚是核裂變的副產品,英國80%核廢料都集中于此。
事實上,有關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管理不嚴、運營存在缺陷的爭議由來已久。2019年,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發(fā)生儲備單元泄漏事件,每天有2.3—2.5立方米放射性液體泄漏。2020年4月,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一處電力設備發(fā)生故障,導致一員工受到燒傷,最后判定違反安全工作法。
2023年底,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放射性核廢料泄漏的消息曝光。據英國《衛(wèi)報》報道,編號“B30”的倉筒出現(xiàn)裂痕,一個長達數十年的核廢料池混凝土和瀝青表皮也出現(xiàn)了裂縫,已經有放射性液體泄漏。英國核監(jiān)管辦公室指出,截至去年底,泄漏情況已經連續(xù)3年。
顯然,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核廢料大規(guī)模核泄漏的風險,正在進一步擴大,這將帶來潛在重大后果,包括污染地下水。盡管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表示,泄漏風險“在合理可行的范疇內盡可能低”,但泄漏的總體規(guī)模和泄漏率仍然有待評估,而且對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尚不清楚。
信息透明度和公眾知情權待加強
歐盟曾明確警告稱,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危險的核設施之一,一旦發(fā)生事故,將比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更嚴峻。
針對種種指責,塞拉菲爾德有限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嘗試提取核廢料,以盡可能降低泄漏風險,但這一舉措可能要持續(xù)20年時間。同時,還將對系統(tǒng)、網絡和結構進行重大改善,以確保系統(tǒng)更具彈性,讓核廢料得到更好保護。
然而,輿論普遍認為,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距離下一場事故越來越近。值得關注的是,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的運營風險甚至導致英國與愛爾蘭和挪威關系緊張。挪威方面發(fā)出警告,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發(fā)生的事故,將會導致放射性顆粒通過主導性的西南風被運送穿越北海,對挪威食品生產和野生動植物造成災難性后果。
《衛(wèi)報》援引一位向英國政府提供核輻射安全建議的專家的話稱,多年來,英國當局一直在淡化并掩蓋這個核廢料場的泄漏風險,這對公眾構成極大威脅。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對核廢料儲存和處理問題,西方國家應該給予高度重視。針對塞拉菲爾德核廢料場,英國政府應該及時、準確地向公眾公開安全狀況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利用公眾的力量一同監(jiān)督運營商的運營和管理情況。
文丨中國能源報 記者 王林
評論